人间留香免费订阅本账号!
谢谢您的路过带来阳光,温暖这片芳草地。在这里,红枫阁将同您一起游历名山丽水,欣赏林木繁花;一起聆听美妙音乐,品读深度美文;共同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红枫阁按语:讲述爱警惠警故事、感受幸福警营温暖、献礼党的百年华诞。正值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年7月1日下午,南京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举行了《金盾之盾》全市公安机关大病特困救助帮扶工作综述文集发布暨采风创作分享会。
《金盾之盾》综述文集由南京市公安局工会和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市警察协会、市公安文联共同策划组稿、编辑,从年3月份开始,历时4个月,邀请了全国及江苏、南京36位公安作家参加采风创作,经过4次集中统稿、3次集中编审,收录了总计20余万字的40篇报告文学、散文、随笔和诗歌,以“精准帮扶解警困,用心用情暖警心”为主题,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南京市公安局党委深化从优待警方针,完善爱警惠警措施,用心用情关爱民警,全力开展大病特困救助帮扶工作,纾难解困、惠警暖心的实际成效和感人事例。本人采访创作、被收入《金盾之盾》一书的报告文学《雪中送炭》,集中反映了南京市公安局开展“金秋助学”行动的感人细节,今天发送,以飨读者。
雪中送炭
江苏/赵长国
楔子
刘新,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帅小伙。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仍然保持挺拔的身姿,从内到外焕发出蓬勃的朝气。
他身材匀称,精神抖擞。青年头的发型,梳理得自然而顺畅。浓黑的双眉,大大的眼睛,带着一副亮亮的眼镜,透过镜片投射过来的目光里充满睿智。
虽然是初次相见,可我还是一下子捕捉到他温文尔雅的气质。是的,他骨子里是个文化人,我刚刚读过他最近撰写反映病困民警救助的纪实作品《阳光病房》《‘大特会’其人其事》,其故事叙述生动,人物栩栩如生,让人荡气回肠。
他是一个战斗在公安战线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老警察。年出生,年入警,干过交警、特警,年正式专事公安公文写作,先后供职于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市局办公室,现任“大特会”办公室主任。这里除了4名文员之外,另有5位是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在职民警只有刘新一人。
刘新说,我们是为广大民警服务的,但真的不希望有人找我,因为找我的人肯定有病困之难。当然,民警遇到大病和特困,我们就是坚强的后盾。我们会尽可能让他们得到及时救助,确保病困无忧。我们早就有承诺:“大特会”的每一分钱都花在民警身上。
谈起“大特会”,刘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大特会”,是南京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的简称。这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关爱民警、扶危济困、排忧解难、凝聚警心,”是其根本宗旨。
起始于年的南京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兜底保障机制,针对民警病、困、伤、残、亡五大范围,全力救助帮扶全市公安英烈、因公牺牲、因公伤残、积劳成疾、因病致困等民警及其家庭;惠及生活困难的因公牺牲民警遗属以及罹患重病的民警家属、父母、岳父母或公婆;在职民警医疗救助适用严重疾病的种类增加到45种,在职民警医疗自费费用10万元以下的报付比例提高至%;并为50周岁以上民警增加颈动脉超声波体检项目……
金秋助学,也是南京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兜底保障机制的重要项目之一。据年8月18日南京公安大病特困救助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会议纪要记载,正是那次会议首次确定:将为考取大学的特困民警子女发放金秋助学金,作为民警特困救助的内容之一,每人每年元,直至大学毕业。
这一举措,对于那些因为必须要凑足子女上大学的学费,造成经济拮据而备受煎熬的民警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啊!
金秋助学,受助者有何经历、如今怎样,他们有何感想?过去的岁月里,助学中有哪些动人心魄的故事?如今6个金秋过去,助学行动有哪些收获,给公安队伍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大特会”及其下属工作人员又付出了哪些辛劳……
带着一个个问号,我深入南京公安基层,开始了探访之旅。
常年疾病缠绕,使他家徒四壁……
采访之前,在《年度南京市公安局特困家庭子女金秋助学汇总表》“具体困难情况”一栏,我看到过关于他的情况描述:年10月,被检查出腰椎不稳,L4椎体滑脱、椎弓峡部开裂,但他一直坚持带病工作。近几年,他的腰椎疼痛越加严重,无法长时间坐立或走路,已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妻子年年底下岗;母亲72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哥哥脑瘫、截肢,随他生活……
读着这些打印在表格里的文字,似乎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能咀嚼出苦味,我的心里也掠过一阵酸楚。
这是怎样一个苦难重重的家庭啊——风雨飘摇中屡遭病魔侵袭,全家在贫困线上挣扎,几近家徒四壁,这度日如年的生活,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或许,岁月温柔以及那热腾腾的生命气息,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的黯淡与现实的迷茫。
或许,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心中自有一根定海神针……
南京市建邺区庐山路58号。
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办公大楼,静静地坐落在一片楼群之中。
在一个简朴的会议室里,交警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刘杰,热情地把他介绍给我:“你们聊吧,我就不打扰了……”
没想到,我的采访对象第一个举动是挺着笔直的身躯,给了我一个警察特有的举手礼,标准而规范,庄重而严肃。
我指了指桌子对面特意为他准备的椅子,示意他:“请坐,想请你来聊聊,您不介意吧?”
他不置可否,只是轻轻地落座,微微地笑了笑。那笑意极其本分憨厚,也有不易察觉的羞涩和紧张,甚至未及开口,额头上就已经渗出了汗珠。直觉告诉我,眼前的他应该是一个为人真诚、低调行事的人。
他穿着一身二型交通民警执勤服,衣服上有耀眼的黄色荧光,我知道这反光服是交警们用以执勤、确保安全的盔甲。
他有一副大脸盘,那脸上的表情与我事先想象的大相径庭,竟然没有丝毫忧郁惆怅的阴云,也没有怨天尤人的表露,更没有唉声叹气的忧愁,只有浅浅的笑意始终挂在脸上,看上去乐观而自信。
病魔吓不到、贫困压不夸。看得出,这是一个内心强大的硬汉子。
我敬佩这顽强的生命。历经磨难,却还能如此淡定从容。
王伟,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高速公路第11大队一级警长,今年53岁。
他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年底,他积极报名参军,在原38军军部警调连服役3年,做过首长警卫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退役后,先是被分配到南京市交通局下属金陵汽车运输公司19队开车,年社会招警,他被录取为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正式民警。现在,王伟和同事们一道,主要负责溧水、马鞍山、南京段50多公里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工作。
天有不测之风云。
交通管理工作不论酷暑严寒、风霜雨雪,且经常熬夜、风餐露宿。那些年,原本生龙活虎的王伟,竟然时常感觉到有腰痛的出现,他自认为当过兵,自己是“国防身体”,也就没有真正地当回事,只是在疼痛难忍的时候就赶紧歇歇,或者贴块膏药了事。
年10月,自我感觉腰痛得越来越厉害,医院一检查,初次被诊断为“腰椎不稳,L4椎体滑脱、椎弓峡部开裂。建议卧床休养。”
历来视工作为生命的王伟,没有心安理得地“卧床休养”。他一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一面仍然若无其事地像往常一样投入紧张的交通管理工作。
年5月29日,王伟在又一次医院进行腰椎复查,诊断结果十分明确,医生建议立即手术,并告知:手术风险较大,成功几率小,如果失败将会从此瘫痪;如果不进行手术,最首要的是必须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劳作,以避免腰椎进一步断裂……
一纸诊断书,犹如五雷轰顶,王伟真真切切地感到自身疾病的严重性。可是,交通管理岗位,历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平日里一贯爱岗敬业的王伟,哪里忍心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呀!
保守治疗,坚守岗位。
治病和工作两不误,是王伟在两难中做出的唯一选择。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人生在世谁不珍惜珍惜只有一次的生命呢?
我想说,王伟的选择不是无奈,不是逞能,也不是作秀。真正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工作第一的牢固信念。这,永远是人民警察的共同情怀。
就这样,王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上岗。其间经受的病痛折磨,多位局外人所不知。
有道是,祸来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天雨。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父亲去世后,王伟的母亲张桂英每月仅享受元的抚恤金,且经常生病住院。又因为若干年前办理农转非,但是并没有落实工作,所以至今无法享受城镇医保。
哥哥王新,52岁,两岁时得脑膜炎、发高烧,因为缺医少药,大人只能用毛巾热敷,虽然逃过一劫,但还是造成脑瘫,后来被截肢,无生活自理能力,由王伟夫妇照顾,每月仅有元的保底收入。
年底,王伟的妻子、44岁的马菁下岗,每月仅有元的最低保障金。
年9月,女儿王思茗参加高考,被录取到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每年学费0元、生活费元,家庭经济面临更大压力。
当时,王伟全家5口人,一年收入不到12万元,因为母亲、哥哥日常医疗费用、生活费用,以及女儿的学杂费支出,家庭经济状难免捉襟见肘,陷入困境。
人,就是这样,生活在平平淡淡的日常,往往觉得波澜不惊;而当灾难接踵而至找上门来,才知道人生不易,没病没灾多好,而一家人丰衣足食、平平安安又是多么的珍贵!
正在王伟经受困境折磨的时候,得到了南京大病特困基金会的深情眷顾,经大队申报、上级批准,王伟的女儿被列入金秋助学的对象,每年元,直至大学毕业。目前,王思茗已经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前不久刚刚被录取到一个私营企业工作。
“和平时期,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莺歌燕舞的新时代,公安民警是工作最苦、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他们常常披星戴月,长期处于超负荷连轴转的状态,由于积劳成疾而处于亚健康,从而导致家庭相对贫困的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
据《南京市公安局特困家庭子女金秋助学汇总表》显示:
郑昌军,交管局二大队民警。患高血压、脑梗4年;母亲臧淑英年老多病;妻子裴小玲无固定工作、无固定收入,户口在溧水农村;儿子郑浩录取到南财洪山学院,学费较贵。
王志,地铁分局南京站派出所民警。患有糖尿病、风湿病等疾病;妻子患鼻窦去世,生病期间共花费医药费59万元;父母在安徽农村老家生活,无工资收入,年5月17日,父亲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共花费13万元,需要王志承担;女儿王欣,就读晓庄学院,需要交付学费、生活费。
江永翠,秦淮分局瑞金路派出所民警。年2月9日,因患癌症动了手术,此后多次化疗,花费较大。女儿夏立昕考入江苏大学,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开支不菲。
民警张涛患肝硬化,儿子张浩宇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民警蔡辉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症与漆盖半月板磨损,儿子蔡奕瑄考入南京体育学院,家庭经济困难;民警殷宛进因心脏开腔置换心脏瓣膜手术,需终身服用药物,儿子殷禛考入青岛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
一个民警家庭,还需要单位救助?此事让社会上有些人感觉不可思议:民警天天执法,只要手下留情,怎么会不财源滚滚?
对此,我的采访对象王伟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
王伟的父亲名叫王启华,曾经在江苏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担任基建处处长。有一次,王伟亲眼看到有人提着几条大鱼送上门来,可父亲说什么都不肯收,硬是把来人轰了出去……
这种一尘不染的品质也传给了王伟。他是交警,交通管理执法是他的日常工作。平时查到严重违章的,也有人曾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企图做些“交易”,或者找关系、打招呼、送人情等等,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王伟说:“人穷志不短。本人再困难,也不能偏离为警之道。人民在上、重任在肩,公正执法、廉洁从警,绝不为个人捞好处,是一个交警最基本的底线。”
警察患病,痛苦并坚持着。
警察职业,辛苦并奉献着。
执勤因公负伤,家庭入不敷出……
民警在执法执勤中难以避免负伤,而一旦伤残,无疑会造成身心损害,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民警家庭成为困难群体。
民警因伤致困,警营大有人在。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大队一级警长任绍翔,就是其中的一个。
屈指算来,这样的磨难跟随他已经有十多年了。长期以来,他尝尽了其中的滋味:时有疼痛袭来、做事力不从心、家庭入不敷出,甚至在贫困中挣扎、徘徊……他,一次次期待明天。
明天近在咫尺,却也遥遥无期。
任绍翔,年6月19日出生在南京,父母都是原金城机械厂职工。年,任绍翔初中毕业,社会上首次从初中生当中招收技校生,但是对成绩有要求,所幸的是他取得了前五名的好成绩,
技校毕业时厂里招钳工,父亲说钳工不错,于是就为任绍翔挑了一个最具有技术性挑战性的大修钳工岗位。年参加成人高考,在东南大学补习班有多人,满分分,他考了分,夺得第一名。年社会招干,任绍翔在白下区参加考试排名第三,得以进入警察队伍,曾被评为南京市人民满意交警。
目前,在交警第一大队,任绍翔的日常工作职责是接受事故报警台指令,负责交通事故接处警工作。
谈起当年出事的那一刻,任绍翔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惶惶不安。他说:“那一天,没有任何征兆,一切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飞来的横祸差点要了我的命。”
年10月25日,上午。
任绍翔身着交警服装,携带执勤装备,早早地来到当天的执勤点。那天,他参与执行一位中央首长来宁视察的安保任务。
执勤地点:南京市长江路。
长江路,六朝古都的缩影,各具特色的民国建筑群星罗棋布。这里恢复性打造的“”,作为南京市新兴的旅游胜地,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民国历史文化街区。耸立在路旁的总统府、中央饭店、人民大会堂,在民国时期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场所,多少在此发生的过往被载入史册。
过了总统府,来到长江路口,这是一处东西南北四面交叉的十字路,任绍翔和其他3个民警分别负责这里四个方向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调度与控制,以确保视察车队的顺利安全通过。
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
突然间,任绍翔发现有一辆公交车从总统府方向疾驰而来,他急忙示意公交车司机缓速通行,谁知道那公交车竟然来了个急拐弯,一下子撞到了任绍翔。
采访到此处,任绍翔告诉我:“你想象不到当时的情景——就在那个刹那间,感觉有人踹了一下我的屁股,重重地打了我一个大巴掌。我根本来不及多想,甚至顾不上喊出声来,只在心头掠过两个字——完了!”
幸好任绍翔在南京市公安局防暴队战斗过,练就的一身武艺,此时派到了用场。他下意识地来了扑救动作,便飞了出去……
结果,他的命是保住了,但造成了右臂两处骨折,致九级伤残。
任绍翔说,直到现在,特别是遇到阴雨天,仍时有疼痛。
任绍翔夫妇有一个聪明乖巧的儿子,这也是他俩生命中最大的骄傲。
儿子名叫任子涵。早在公安幼儿园的时候,父亲就教他速心算,到了大班时上台口算比赛全是第一名。小学时参加区里比赛,一般都能拿到名次,得到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奖品、奖状放在家里一大推。
小学时,学校跳学生健康操,他是领操的。从初一开始,他就是升旗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长,在树人中学拿到过“校长奖”,那一批,这个奖项获得者在全校仅2人。高中时获得省作文比赛一等奖,曾经被所在小区评为“优秀小公民”。
儿子一直很懂事。从小组织几个小男孩到里来玩,父母下班回到家之前,他就会安排小朋友及时离开,并把家里打扫干净。父母去买菜回来时,他一听到声音,就会跑下楼来接过菜篮子,拎上楼去。直到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
因为任绍翔拖着伤残之身,随着儿子渐渐长大,家庭开支也日益紧张起来。儿子上高中的时候,要上上补习班,总感觉钱不够用。任绍翔说:“好在我数理化都可以,高考前天,我干脆让他停止上补习班,在家里由我来辅导他复习。”
年,任子涵高考成绩分,被录取到森林公安学院治安专业。
按理讲,儿子上了大学,一家人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任绍翔高兴归高兴,庆幸之余也有犯愁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家境贫寒啊!
妻子高云,以前是南京市鼓楼区工商局驾驶员,后来因为裁员下岗,不但没有了工资,连社保都是自己承担,家庭经济重担就落在了任绍翔一个人的肩上,全家月人均收入很低。
年,任绍翔的父亲去世,其病重期间自费花费了很多的医疗费用。年11月一天,任绍翔80多岁的母亲出了交通事故,住院治疗不说,结果还不能行走,行动要人搀扶,日常要人照顾。
儿子上的是四年制本科,每学年学费6元、住宿费1元、生活费每月约元左右。
真可谓,阴天驼稻草,越驼越重啊!
幸亏,南京公安金秋助学,给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庭送来了及时雨。
雨露滋润禾苗壮。
任子涵在高等学府里安心求学,茁壮成长。现在在大学里任区队长。大三的时候,年级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先进分子全班只有2人。他做好自己,也不忘感恩社会,主动加入南京“仙林湖站平安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