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7日,深圳电视台财经生活频道大型栏目《赢在深圳》年终赢话在深圳市罗湖区图书馆多功能厅举行。
今年《赢在深圳》年终赢话以“致敬新深圳精神”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文化创意、时尚、珠宝、高新科技、制造业等各行各业近位深圳精英企业家走进演播现场。
其中,深圳文化创意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鹤平、深圳女企业家促进会会长唐红、北航领航商学院院长骆新中、知名主持人刘奕辰、尚流她生活兼尚流传媒创始人柴娅、壹佰金融创始人兼CEO洪建荣、盛和资本创始人兼CEO虞建卫、吉祥斋服饰创始人杨帆、财蜂发财树CEO朱亚磊、深圳市度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思远、深圳可比钻石COO郑江江、深圳市CanCafe有限公司创始人江文山、深圳市如意通公司创始人孙在良、沈六客家黄酒创始人沈学良等杰出创业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女士作为“创业家的初心与理想”主题对话的嘉宾受邀参加《赢在深圳》年终赢话活动,与众多精英一起畅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家理想。
在主题对话上,“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女士扼要地阐述了“以信仰之心,让非遗回归当代生活”的初心,并呼吁广大企业家,社会精英人士及媒体共同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创新与保护中来。同时,魏素莹女士重点强调:在做企业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处理好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目标的辩证关系。对于“非遗生活”,最大的挑战是:坚持对中国非遗项目的拯救和开发,还是为了追求商业价值而放弃社会责任?
在处理这个关系时,“非遗生活”品牌创始人魏素莹女士给自己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当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冲突时,优先考虑社会责任;二是当商业价值得以实现时,必须体现社会责任。
在“非遗生活”经营过程中,最直接的表现则是,在对待非遗项目创新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耐心、爱心与支持,要鼓励传承人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与传承。比如,在绣娘们进行创新的创作时,对于损坏的进口皮,要让绣娘们免于承担相关费用,而是企业承担相关的损耗与风险。
为达到保护、传承非遗的终极目标,「非遗生活」品牌在对非遗进行创意开发和产业化的同时,开启一种反哺“非遗”的社会企业循环模式——“非遗生活”将通过以下途径积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通过将原生态非遗产品用于开发产品,带动原生态非遗的生产和收益,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入造血功能;将产品盈利的一部分拿出来,创立非遗保护基金,直接资助非遗原生态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广非遗文化,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和接受度,培育非遗生存发展的良性土壤;通过与各种研究机构的联合,展开和推动非遗有关研究工作,深层次保护和传承非遗。
在《赢在深圳》年终赢话活动中,魏素莹女士与众多精英讲述了近20年民间探访中所见非遗生存的困境与文化消亡的现状,畅谈了关于中国民族文化创新传承的具体议题,“非遗生活”不仅是创新传承的宣导者,更是实践探索者,希望成为中国非遗创新传承的企业标杆。
在此,“非遗生活”品牌诚挚的感谢并邀请您参与到关心、热爱、传播非遗的群体中,共襄保护中华文明,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创新、保护及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盛举,共同将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非遗产业化的引领者,“非遗生活”品牌将倾尽全力,为尊贵的客人呈现独具东方意蕴、非遗特色并且符合国际潮流风范的创新产品与极致美好的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