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瓜蒌,大用途能吃能入药能致

  瓜蒌是葫芦科多年生草本,可以入药也可以制成食品,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眼下正是瓜蒌丰收的季节,在洋马镇药材村,当地的农民忙着收获他们的致富果。

  记者殷青: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我们来到了卫东家庭农场,这里的工人师傅们正在采摘瓜蒌。这个采摘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很有讲究,我们一起来问一下唐大姐。

  洋马镇卫东家庭农场工人唐建兰:“我们这个黄瓜跟青瓜采摘的时候,我们也有区别。黄瓜我们不得割破平头,青瓜我们要带根剪,因为要出售给人家,黄瓜我们是自己回去加工籽的。”   在这亩的瓜蒌基地,绿色、黄色的瓜蒌爬满藤蔓,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些丰收在望的瓜蒌,就像一个个“金疙瘩”,被工人们采下装桶。不一会儿,装满瓜蒌的口袋在田间排成长条,将被工人们集中装车发往河北。   洋马镇卫东家庭农场农场主吴卫东:“每年销往河北的产量有几十车,一车都是30吨,我们正常的是一天出1到2车,基本上要忙1个月到1个半月,才能结束。”   今年瓜蒌长势良好,平均亩产达斤,是去年的3倍。村民们大半年的忙碌终于换来今秋的丰收。而这一颗颗看似普通的瓜蒌,集观赏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于一体,摇身变成了村民口中的“金元宝”。

  记者殷青:这小小的瓜蒌浑身都是宝,它的根部、皮、还有籽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洋马镇卫东家庭农场农场主吴卫东:“这个瓜蒌的根也叫天花粉,它是治消渴丸、糖尿病,瓜蒌的皮止咳,哮喘,瓜蒌的籽可以食用,滑肠通便。”

  

  今年67岁的陈风高,是洋马镇药材村5组村民,以每亩地每年元的价格,将家里的5亩田地流转给农场。农忙时节,自己也在农场务工,增加额外收入。

  洋马镇卫东家庭农场工人陈风高:“我们土地流转了,在这里打工,生活也不重,每天也能得到块钱工资,感到很高兴。”   近年来,洋马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植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示范带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着力打造瓜蒌特色产业,实现村民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在务工收入,带动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洋马镇药材村村委会主任张俊:“我们药材村近几年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流转土地面积多亩,其中种植瓜蒌亩,产量每亩达斤,今年又是个大丰收年。”

记者:王瑾殷青黄伟伟

编辑:柏雪

近期热点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展播

更多信息

射阳新闻年10月30日

“舌尖上的射阳”,寻找让你心动的味道,快来和我们分享吧!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caishua.com/fsfz/3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