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美食(二)
11、解暑汤
解暑的清凉之汤。
解暑汤有很多选择,最简单的是用各种水果熬成汤,然后放凉,在其中挤上几滴柠檬叶子的汁。柠檬有一种凉爽的口感,水果自然也是微甜,很多女孩子热衷于做这种汤。除此之外,我们最常见的解暑汤还有很多,简单的如素汤,复杂的如老火汤。《揣摩有得集》。
第34回糖腌的玫瑰卤子,木樨清露,玫瑰清露
12、糖腌的玫瑰卤子:
材料:
鲜玫瑰花两朵白砂糖克(根据你用的瓶子大小准备)工具:石臼 深色瓶
做法:
择下红玫瑰花的花瓣,花蕊及花萼都不要,将玫瑰花瓣洗干净,沥去多余水分。将玫瑰花瓣和白砂糖全放入石臼中。(花瓣+糖+花瓣+糖)捣匀,捣好的玫瑰花糖装入带色的玻璃瓶中封严瓶口,放于避光通风处存放。
13、玫瑰清露:
玫瑰花性甘微苦,温、无毒。有理气解郁、和血散淤的功效。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食物本草》谓其“主利肺脾、益肝胆,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既能活血散滞,又能解毒消肿,因而能消除因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面部暗疮等症。
14、木樨清露:
木樨即通称的桂花,木樨清露也就是桂花香露,为桂花蒸馏所得香液,是古代进贡的御用品。桂花露为桂花蒸馏所得香液,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能。《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味微苦。”桂花露制法,清人顾仲《养小录》有记载:“充分发挥烧酒锡甑、木桶减小样,制一具,蒸煮香露。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入汤代茶,种种益人。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清苏州人顾禄《桐桥倚棹录》云:“治肝胃气,则有玫瑰花露;疏肝牙痛,早桂花露。”宝玉挨打,肝气受抑,胸怀郁结,宜饮此露疏理,故服后觉得“香妙异常”。木樨清露与玫瑰花露在清代时江南贡品,故云“上用”
第35回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莲叶汤
15、莲叶汤:
大家都知道莲子、荷花、连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梗、荷叶蒂、藕等的一些药物作用。把这些作用归纳一下就知道它们的精华“小荷叶小莲蓬儿汤”的作用了。
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
荷花: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
莲衣:能敛,诸失血后,佐参以补脾阴,使统血归经。
莲房:消瘀,止血,去湿。治血崩,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瘀血腹痛,产后胎衣不下,血痢,血淋,痔疮脱肛,皮肤湿疮。
莲须:清心,益肾,涩精,止血。治梦遗滑泄,吐、衄、崩、带,泻痢。
莲子心:清心,去热,止血,涩精。治心烦,口渴,吐血,遗精,目赤肿痛。
藕:生用——清热,凉血,散瘀。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熟用——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
藕节:止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综上所述(依据《中药大辞典》),可看出“清热止血、清心益肾”是“莲”的一致特点,不怪曹公让宝玉想起那个“小荷叶小莲蓬儿汤”来。现在我们就更加了解曹公是深谙医道的。
第37回红菱鸡头,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
16、红菱鸡头:
红菱是菱角的一种,此外还有青菱和紫菱。
鸡头又叫芡实.芡是睡莲科植物,浮于水面,夏日开花,花后结刺球,内含圆子几十枚叫芡实.芡实的仁又叫鸡头米,是一种很受女眷欢迎的果品,吃的方法有点象磕瓜子,入口先苦后甜,很有回味。
17、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
桂花糕是汉族著名糕点之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精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
第三十七回写袭人遣老宋妈妈给史湘云送两个小掐丝盒子去,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与鸡头两样鲜果,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按:栗糕见于南宋《武林旧事》一书,足见以栗子制糕为时甚早。清·袁枚·《随园食单》也有“栗糕”条云:“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又云:“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贾府用新栗制糕上加桂花,当系极讲究的美味佳点。
第38回菊花叶儿桂花蕊薰的绿豆面子,合欢花浸的酒,笼蒸螃蟹
18、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
实际是古代澡豆的一种延续。把绿豆面与桂花蕊等天然香料密封在一起,让绿豆面染上桂花香气,吃螃蟹之后,可以去除手上的腥气。宋代以前,洗脸、净手、浴身的时候,没有成团的“肥皂”,而是使用“澡豆”,澡豆恰恰是以豆子研成的细末作为主料。
唐人孙思邈《千金方》介绍了多个用于“洗手面”的“澡豆”制造配方,大都要用到“白豆面”、“毕豆面”、“大豆末”等各种豆面。从这些配方可以看出,“澡豆”的制作极为讲究,除了豆末之外,还要用到猪胰、皂角等,以增强去油除垢的效力,另外,珍贵香料更是必不可少。把这种种原料加工处理之后,晾干,捣成散末,细细掺和到一起,就得了成品。
19、笼蒸螃蟹:
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蟹又称无肠公子、含黄伯、郭索、拥剑、执火、彭越等。因其横行又统称螃蟹。螃蟹又分海水和淡水两类。笼蒸螃蟹使用的是淡水蟹,即河蟹,此蟹只能吃活的,其肉鲜美,食时需除去蟹的肠、胃、鳃和脐部。中医认为蟹有散瘀血,通筋络,续筋接骨,解漆毒等功效。但蟹不可以和柿子同食,因为易引起腹泻。蟹性寒,食用时需蘸姜、醋或饮酒,以暖胃怯寒,杀菌消毒。
20、合欢花浸的酒:
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写到林黛玉体质虚弱,消化功能不好,而螃蟹性寒,“不敢多吃,只吃了一点夹子肉,就下来了。”为了制约螃蟹的寒,林黛玉要喝酒,因为酒是热性,她斟了半盏酒,一看,却是黄酒。因说道:“我吃了一点子镑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宝玉忙接道:“有烧酒。”便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这里说得很明确,不是合欢花酿制的酒,而是合欢花浸的酒。其实在清代之后,白酒事业大大发展,用合欢花浸酒更方便,简单易行。合欢花是一种中药,性平味甘。虽然是平性,但烧酒是热性,所以合欢花酒仍是热性。用热性的合欢花酒制约螃蟹肉的寒性,是有道理的。
另外,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身一人,虽然在贾府是主子身份,但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而是寄人篱下,“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她把终身的希望寄托在表哥贾宝玉身上,但在爱情上又屡受挫折,因此心情抑郁,终日愁眉不展,经常咳嗽、哭泣。她的身体虚弱,与这些“情志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按中医理论,合欢花的功效就是解郁安神,可以治疗郁结胸闷、失眠等症。嵇康在《养生论》中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对精神心理疾病有一定疗效。所以合欢花酒对林黛玉而言,是十分对症的。曹雪芹在这里让林黛玉喝合欢花酒,而不是其他酒,是有深刻含义的,也说明曹雪芹知识的渊博。
合欢花和合欢皮皆可人药。其实,在不同的年代和地区,常有不同的名字。《神农本草经》称它为合欢;《千金方》叫做黄昏;《唐本草》叫合昏;《本草图经》叫夜合;《群芳谱》则称其为宜男。其他的名字还有乌树、夜合槐、马缨花、绒花树、乌绒树、夜关门等。按中医学理论,合欢皮性平味甘,归人心、肝经,主要功用是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可以治疗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筋骨折伤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