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致哥
古往今来,各行各业的领头人,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闯出一片天地,人类为了让生活方便快捷,煞费苦心。汽车,手机,飞机等,都是偷“懒”的成果。在种植业也有人靠“懒”积攒了一大笔财富。
种植冬枣,种的就是一棵累人树,枣农打理冬枣的辛苦,冬枣环剥的繁杂,让普通农户大面积种植冬枣成为难题。今天的主人公一直在动心思找新的品种,他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所有的枣农们共同致富。山西临猗的李长娃,花甲之年敢闯敢拼,他是怎么找到懒汉枣树?怎样把这种懒汉树养成发财树呢?“种枣狂人”偷懒种枣
年,李长娃出生在山西省临猗县庙,贫穷是他小时候最深的记忆。从小贫穷的李长娃最大的梦想就是过上好日子,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家乡开始种植枣树,他也在其中,这一种就种了30多年的枣,在山西省临猗县被人称为“枣王”。他也成了当地种枣的第一个万元户。
在李长娃的家乡,大部分枣农都种植冬枣,种植冬枣需要给每棵树环剥,破坏它的愈合层,环割了以后它愈合不了,这样枣才能坐住。环剥十几亩地大概要四五天,请工人成本太高,环剥对于种植户而言,不仅是个辛苦的工作,而且偶尔也会出现问题,如果环剥不恰当,不仅长不出枣,还要两年的恢复期。李长娃希望乡亲们能大面积种植枣树但少幸苦一点。为了这个目标,李长娃开始漫漫探索之路。年,一个河北的朋友给他提供了一根枝条用来种植蟠枣,并且不用环剥。本以为能修成正果,却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李长娃发现这种蟠枣种出来只是观赏枣树,果子并不好吃,种植蟠枣拥有不用环剥的优点,这让李长娃不想放弃。
李长娃了解到,当时有三个树种能嫁接出蟠枣,他开始了实验,他在自家的枣树林里砍掉了很多生长得很好的冬枣树用作砧木,把蟠枣枝条嫁接上。年,庙上乡这样实验的枣农很多,但都没有种出来,只有李长娃种出了枣,其实是李长娃的二代短枝冬枣立下了大功。用二代短枝冬枣做砧木,把蟠枣枝条嫁接到了冬枣上。年,李长娃在庙上乡的冷棚里精心培育了五棵蟠枣树,结出蟠枣糖度很高,含糖量最高达到42,而且不用环剥,这就是懒汉枣。10月份懒汉枣一上市就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几株当初嫁接的蟠枣树,如今成为了蟠枣的种质资源树,它上面长出的接穗,成为了繁育蟠枣的宝贝,因为蟠枣树苗稀少,结出来的果子既有蟠枣的大又有冬枣的甜,供不应求。这些生长出来的接穗,每一条都是钱,李长娃通过种质资源树繁育苗木,卖出了27万株蟠枣苗。枣农们也不用那么幸苦同时省去了环剥的工序,每亩地能够省下元的费用。剑走偏峰错峰上市
年,李长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让本该在10月成熟的蟠枣提前到五月份成熟。他为打破枣树的常规管理多次实验,让蟠枣住进暖棚,赶在休眠之前,给足蟠枣营养,让蟠枣直接跳过休眠期这个阶段,确保蟠枣在五月上市。李长娃打破枣树休眠期的做法,得到当地枣业专家的肯定。
年5月,李长娃精心培育的早熟蟠枣上市了,这让他的蟠枣在业内名气大增,很多人来他这里买蟠枣。没想到这年的六月,出事了。六月的雨说来就来,但是雨过天晴之后,太阳暴晒,再加上工人疏于管理,导致密不透风的暖棚温度迅速上升,李长娃的两个大棚里出现了蟠枣掉落,叶子枯黄卷曲的现象。两个大棚有4亩的面积,当年损失了40多万,第二年这两个大棚也没有结果,整个损失达到上百万。一个小小的疏忽带来这么大的损失,作为一个技术控,李长娃觉得很丢人。蟠枣是“懒汉枣”,虽然管理粗放,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但是对于温度变化一定要精细化。在那之后,李长娃只要在基地,就会时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