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百年党史天天讲第6874讲

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huiwenxuexiao.com/chaoliu/xinchao/3034.html

朱冠宇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朱冠宇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病案信息统计科干事

党龄:2年

主讲内容:刘伯承血战丰都

↓↓↓向上滑动阅览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四川万县参加学生军,从而开始了长达70年的军事生涯。

年春,刘伯承考入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年底提前毕业后被编入川军第5师任见习排长,随部参加了反袁世凯的“第二次革命”。在战火中,刘伯承因功被提升为连长。

年12月,刘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参加了第二次反袁战争,即护国战争。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

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没用一点麻醉药。刘伯承扶着柱子,满头大汗,没吭一声。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

刘伯承伤势刚愈,又被川军总司令熊克武先后任命为第9旅参谋长、第2混成旅第1团团长。刘伯承在反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率部浴血奋战,骁勇异常,多谋善断,治军有方,被誉为“川中名将”。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

郭胜利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郭胜利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财务科会计

党龄:13年

主讲内容:重庆谈判

↓↓↓向上滑动阅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一个新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坚持反共方针,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但要做好内战的准备,还需要时间。因此,蒋介石在积极备战的同时,不得不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年8月中下旬,他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商大计”。

为积极争取和平,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决定毛泽东等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年8月28日,毛泽东一行从延安飞抵重庆,这一行动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社会舆论的高度赞誉。

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正式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当局表示,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共双方同意召开有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出席讨论和平建国方案的政治协商会议。尽管共产党做出重大让步,但双方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两个根本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重庆谈判的结果是人民力量的胜利,经过谈判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一来,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地位。

刘天宝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刘天宝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总务科干事

主讲内容:叶挺独立团

↓↓↓向上滑动阅览

在上世纪初,中国有一支部队,为了民族,为了国家统一,开始北伐,从此名震天下,这支部队就是叶挺独立团。

年7月9号,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然而,早在此前一个多月,就有一支部队已经率先出发,孤军深入湖南,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展开激战。这支勇当北伐先锋的部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这支部队的骨干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团长由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因此又被称为叶挺独立团。

战斗打响后,叶挺独立团像一把锋利尖刀,连克攸县、浏阳等地,直捣湖北境内,截断粤汉铁路,逼近汀泗桥。吴佩孚急忙调主力南下,死守汀泗桥,与第四军展开激战。8月27号,叶挺独立团一举攻占咸宁,两天后,独立团又担任正面主攻任务,与第四军各部及第七军合力强攻敌军主力据守的贺胜桥。尽管吴佩孚亲自督战,斩杀败退的旅长、团长数人悬首示众,仍然无法阻止官兵雪崩式溃退。

9月3号,北伐军开始进攻武昌城。第4军独立团和第10师、第12师等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伤亡惨重。9月6号,北伐军占领汉阳,7号占领汉口,武昌成为一座孤城,处于北伐军四面包围之中。

10月10号,叶挺独立团由通湘门附近爬墙入城,与顽固抵抗的敌军展开巷战,并首先攻占筑有炮台和环形工事的制高点蛇山。经过40天的激烈战斗,叶挺独立团终于登上了武昌城,创造了北伐战争史上最为辉煌的战绩。

攻克武昌后,独立团将在战斗中牺牲的名烈士埋葬在洪山脚下,墓碑上刻有“精神不死”、“无产阶级的牺牲者”等碑文,作为永久纪念。

叶挺独立团以英勇的战斗和巨大的牺牲,为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为国民革命作出重大贡献。6个多月后,这支铁军的主力又按照党的指示从武汉出发参加南昌起义,谱写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篇章。

李卓怡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李卓怡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医院办公室干事

党龄:8年

主讲内容:刘集村党支部与《共产党宣言》

↓↓↓向上滑动阅览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革命党纲,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第一版在中国大地却迟迟没有找到,直到年在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才重新发现了这本书。

最早将《共产党宣言》带到山东省广饶县的是共产党员刘宇辉。刘宇辉于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经常参加党的活动,《共产党宣言》就辗转传到他的手里。刘宇辉年春节回家时,发展其堂兄刘良才成为中共党员,同年春天建立中共刘集支部。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饶县的革命形势日趋恶化。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同志们的安全,党组织决定销毁所有党内文件和进步书刊。

刘良才接到上级指示后,迅速把重要的资料文件销毁,但没有舍得烧毁《共产党宣言》。随后,在刘集村村民的保护下,这本《共产党宣言》一次次躲过敌人的搜查。直到年,山东省广饶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派人到革命老区刘集村征集革命文物,刘世厚主动将自己保存了40多年的这本《共产党宣言》献给了国家。

这本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广饶县流传的进步书籍,指引了这里的革命斗争运动,是广大党员革命理论知识的重要指导,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经查考,广饶县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最早的版本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刘世学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刘世学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网络信息中心工程师

党龄:13年

主讲内容: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

↓↓↓向上滑动阅览

年,周恩来的一个侄女赴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应征参军。周恩来得知后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给相关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这个侄女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事实上,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周恩来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恩来是国家总理,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我们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

邱虹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邱虹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机关党支部书记、工会干事

党龄:8年

主讲内容:李大钊为何选择假扮“车夫”护送陈独秀离京?

↓↓↓向上滑动阅览

年2月中旬的一天,一辆骡车缓缓驶出北京城。这不是一辆普通的骡车,赶车的是李大钊,而坐车的“东家”是陈独秀。此行李大钊要秘密护送陈独秀出京南下……

李大钊为何选择用这种方式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呢?这其中有何内幕?

李大钊,字守常,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年7月,从日本归国的李大钊出任《晨钟报》编辑部主任,并表示自己要“高撞自由之钟”激励青年,惊醒“睡狮”中华。

陈独秀,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名庆同,字仲甫,独秀原本是他的笔名。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一年后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在《新青年》第六卷中,陈独秀第一次擎起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大旗,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

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还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在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被捕入狱。一时间,各地抗议电报纷至沓来,矛头直指北洋军阀政府。

陈独秀在被关押了98天之后,由安徽同乡作保,走出了监狱。

年2月初,陈独秀应邀到湖北武汉发表演讲,宣传社会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2月8日,陈独秀回到北京的时候,军警找上门来,对陈独秀提出了警告,要他待在家中等候处置。于是陈独秀就找到李大钊,李大钊这个敢作敢当的北方汉子,毅然决然地决定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

年2月10日的黎明,一辆带篷的骡车经过守卫警卫的详细盘查后,从北京齐化门(朝阳门)驶出。这是一辆不寻常的骡车,赶车的“账房”先生是颇具燕赵豪侠之风的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车里坐着的“东家”模样的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

这是李大钊第二次帮陈独秀逃避北洋政府军警的追捕,冒着生命危险,凭着自己的乡音和轻车熟路,乔装打扮以后,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前往天津,以便从那里乘火车赴上海。

数天里,在这辆不断摇晃的骡车上,李大钊、陈独秀热烈讨论着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从此,李大钊和陈独秀分别在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开始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宣传和发动。

张贺

百年党史天天讲

主讲人:张贺

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科室及职务:财务科核算员

党龄:12年

主讲内容: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陈毅赔水桶

年4月下旬,陈毅率部暂住井冈山下的龙口村。在与村民几天的相处中,陈毅发现了一件怪事,一般村民都对红军十分热情,但村东水井旁的龙善元老两口却对红军敬而远之。

这是为什么呢?陈毅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谁知道,龙善元老人远远看到一身戎装的陈毅走来,便急忙关上院门。陈毅上前敲门喊话都没人应答,陈毅更觉蹊跷,便找村苏维埃政府主席了解情况。原来,年逾古稀的龙善元老人是清末秀才,生性孤僻古板,但敢于仗义执言。老人与红军误会的症结在于红军进村那天,有个战士没经老人同意,就把他放在门口的一担水桶拿去挑水,弄坏了水桶还随手扔在路边。

找到了问题就必须解决,陈毅命人找木匠做一担新水桶赔给老人,但村里一个木匠也没有。陈毅把这事牢记在心上。一天,他借到宁冈县城开会之机,托人在街上买了一担新水桶。大家听说水桶是要赔给龙善元老人的,就将此事告诉了他。老人听后不以为然地说:“自古以来兵匪一家,世上绝不会有这样的军队。”出乎老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早,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就带着陈毅敲开了他家的门,把一担崭新的水桶送来了。

看着众多笑脸和崭新的水桶,老人急忙出门迎上前去,握着陈毅的手说:“惭愧,惭愧,我活了70多年,还没看到这么好的军队,这么好的人。有你这样的人领导这样的军队,我们穷人的生活就有指望了,将来天下之心必归于你们!”陈毅爽朗地大笑道:“说的好哇,老先生,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大家相互支持,这个世界就一定是我们的!”

温馨提示                      

医院不设发热门诊,来院就诊请提前准备好行程码、吉祥码,扫码入院,我们将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点击  『预约挂号』  进行线上挂号!

●长春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晶到医院调研指导工作

●  长春市第四批赵继福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培训班招生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科室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caishua.com/fszp/9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