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许磊丨ldquo老日子rdqu

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disease/a_5414350.html

“老日子”系列之

珍稀的美味(植物篇)

许磊

按照节令排序,当得上珍稀美味的,首属竹笋。隆冬时分,竹笋初孕,土层被竹笋顶起,一如孕妇微微地隆起肚皮。用锄刨去土层,如挖人参般小心翼翼地贴着竹鞭挖下,此时的竹笋剥去笋壳,如婴孩拳头般大小,最是鲜嫩。春临大地之后,它们就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如箭镞一样劲锐,蓬勃着无限生机,高可及膝后就不宜再吃了。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就有描述:“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贵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诗人在对竹笋的状貌及尊贵极尽赞美的同时,也谴责了人们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残忍地泯灭了竹子参天之势的行径。

竹笋可是一道富贵菜,油水少了是降不住它的。最简单而又最精典的做法就是:竹笋烧腊肉。先把熏好腊肉炒得滋滋冒油,然后加入竹笋爆炒入油入味,才能加水烹煮。若在入油入味前加水,那就等着“品尝”齁喉咙的滋味吧!腊肉的赭红匹配竹笋的嫩白,色泽可目,诱惑难禁。入口细品,既有腊肉的咸香,更有竹笋的鲜香。

除毛竹笋外,用圆竹笋、水竹笋等烧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味道也各有千秋。

“三月露豆四月籽”。露豆短胖多汁,四月籽颀长中看。两者属同类,味道酸酸甜甜的,并没有什么“过物之处”。它们之所以位列珍稀,是因为在春三四月,山间是花儿恋爱的世界,哪里能安下心来结实坐果?果实就稀少得很。露豆和四月籽就很识时务应运而生,恰恰填补了这段空缺。那满树红通通的精灵们,聊解了人们憋了一冬的馋眼和馋心。对于这些“善解人意”的精灵们,怎能不让人高看它们一眼呢?

(三月露豆)

(四月籽)

都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这在山里就是谬论。初春,漫山的野樱桃花妖妖娆娆,有多少花就有多少果。五一前后,正是山樱桃成熟的时节。想吃了,拿刀在树上砍下一枝,就能让你吃个饱。莫说这是野蛮破坏,山里的樱桃树既众多且高大,满树醉红与诱惑,不尽的繁华和寂寞。

每年此时,我们一家三口就会以看望父母为由,回到樱桃满山的老家。妻子总会央求父亲当向导。谙熟樱桃位置的父亲也总会欢喜地带着我们到山间,当无数樱桃闪着光带着晕,晃动在眼前时,禁不住双手连捋带摘,整把的往口中塞,哪里顾得上斯文!也无须斯文,只有这样吃才过瘾。吃足了,再往篮子里装,临走时,还拽上一枝,眼睛还逡巡于樱桃树上,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而今父亲已作古,他年,山中樱桃成熟时,再也等不到父亲殷勤地带路,再也看不到父亲的容容笑意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夏日里,是各类菌群活跃的时候。人们又爱又怕、津津乐道的野生蘑菇,不在本文所叙的珍稀之列。因为有更为传奇之物令之望尘莫及。这个珍稀之物,农村人称之为“夏禅花”或“夏虫草”,实则是“冬虫夏草”类的东西。状如金针菇:细如丝,白似蜡。生长于竹园里阴坡处。若挖出它的根,会发现虫蛹,农村人说是夏蝉的蛹。夏虫花数量极少,我只是在儿时,有幸吃过。父亲偶然在竹园里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拨去枯叶叶,小心地寻得一捧,回家后,啥都没有兑,(那时食物匮乏,也没有什么兑的东西。)只放在开水里,加点盐煮了一锅汤。就是这清汤,是多么的鲜美!一入口,神清气爽,四肢百骸都舒展开来。鸡汤与之比,云泥之别矣!这味,三十多年后,我仍难忘怀,再也不曾吃得,常遇吃货们吹嘘什么东西味道如何如何地好,我淡然一笑而已,“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啦!可惜,这珍贵的物种,在利欲熏心者的盗挖下,恐早已绝迹。

入秋之后,各种野果都争相成熟,“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

这杨桃就是野生的猕猴桃,生长在向阳沙质的土壤里,从不随便将就。不过只要找着一棵,就能“顺藤摸瓜”,一条藤上结一大串,圆滚滚的果实上一层绒绒的毛。吃之前,须用手捏上一捏,若柔软,则成熟了,立马大快朵颐。若硬则生,吃了会拉肚子的。须摘了回家,放进稻米中,焐上一周的时间,闻到有酒的香味时,方可享用。都说杨桃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大别山里多美女,不知是否与喜吃杨桃有关。

八月楂是大别山倾情奉献给人们的又一种山珍野果。一根细瘦的藤上,挂着少则一个,多则三四个果实,让人担心这藤能否经受得住。八月楂果实形状各异:有的状若香蕉,有的形同肾脏,有的近似卵蛋。要想品尝滋味甘美的八月楂,你须有足够的耐心。未熟之前,皮和肉浑然一体,即便你强行掰它开来,生硬的果肉苦涩难当,不堪卒食。到了农历八月,八月楂的果皮就沿着腹缝线慢慢裂开,口子越开越大,像张开了外壳的河蚌,里面雪白的果肉便羞涩地露出真容。此时,摘下它,剥开来,浓郁的香,扑鼻地来。满口地含住,不消咀嚼,只轻轻将嘴一抿,果肉即化,浓稠的汁液带给你纯正的甜,未尽的意。几个月的煎熬与等待,此时也都值了!

农历九月,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刺猬似的毛栗蒲终于释放出了善意,笑得裂开了嘴。毛栗子儿也满脸红晕,将兴奋的感情袒露无余,娇美的风姿袒露无余。性急的放牛郎绝不怜香惜玉,捡起石头,只嗖的一下,毛栗蒲就会应声而落。用鞋底踩住,一扭,栗蒲尽裂,栗子脱落。放牛郎迫不及待地拾起栗子放在嘴里嚼,两颊一鼓一鼓地动,齿间嘎吱嘎吱地响,嘴角一沫一沫的白。大人们则理智得多,知道用它来换取金钱。背着筐篮,拿着竹竿,戴着手套,上山打毛栗蒲,捡回后就把它们堆放热焐。不几日,毛栗蒲全都开裂了,这样剥的毛栗子颜色完全一致,都呈现出咖啡色,卖相就好了。

把栗子摊晒几日,晒到大半干,是最好吃的,栗壳与栗肉完全分开,栗肉去了水分,留了糖分,这样的栗子很有嚼劲,且有绵绵不绝的甜味。太潮不香甜,太干嚼不动。若想长时间贮存,则须晒得干如铁硬,冬闲时候用铁锅掺细沙翻炒,甜中带香。或者兑到猪肉里加冰糖煨熟,作为招待贵客的倾情之作。

虽然街头也常卖糖炒栗子,但总感觉味道不够地道,可能是印象中的毛栗子饱含鲜活的记忆罢!

野葡萄是秋天山野的另一“珍宝”,量少而难得。它长在幽深的山涧中,攀爬于高大的树顶上。人们站在涧边高处,看似唾手可得,但真想时,却无计可施。从小放牛时,一个叫爱民的伙伴,善于攀爬,灵如猿猴,沾了他的光,得以品尝了野葡萄的真滋味。野葡萄经历秋霜,外表乌褐带白,绝不是想象中的晶莹剔透。剥开皮后,瓤少汁多,用嘴一吸溜,冰凉的甜一下就沁入心脾里了,毛孔似乎都张开了!说不出的舒服。这美味算是对放牛郎们的犒赏罢!

初冬时分,野柿子的叶子早已跌落尘埃,只剩下大如牛卵的柿子孤悬枝头。拐枣也和野柿子一样,不再生涩。因为坚持了这生涩的个性,人们不敢分享它们,而今落得如此惨淡的地步。和人一样,经历了风霜,就成熟了,也平易近人了!只要放下偏见,野柿子和拐枣会在冬日里,给你一个温润的甜蜜。

山里的四季,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奉献着珍稀绝美的味道。

(图片源于网络,致谢作者。)

来源:金寨许磊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caishua.com/fsfz/5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