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其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即有人类活动,尧时即为皋陶封地,秦属九江郡。
镜内多险关要隘,历代有兵事,是著名的军事要冲。
金寨位于皖西边陲,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群山逶迤,河流密布,郁郁葱葱的森林形成了天然的氧吧。
金寨不仅风景优美,当地的美食和特产同样很美味和丰富,下面我为大家一一介绍。
金寨美食篇
金寨吊锅,金寨山区农户冬季烧树根、木材取暖。在屋内挖一直径50~70厘米,深约20厘米的火笼,同时,在屋梁上悬木质滑竿吊一铁锅,在火笼上可以调节升降。
吃饭时将几样烧熟的菜分别倒进锅内,所以又称“一锅熟”或“一锅煮”。家人或来客围坐火笼四周,烤火、吃热菜、叙话。如果喝酒,每人双手分别拿碗、筷和酒杯就可以了。
长江河贡鱼,金寨长江河里生殖繁衍了十多种鱼类,诸如白燕子、花翅膀、竹根节、麻女子、鲷鳅(花鳅)、泥鳅、刀鳅、黑壳等,通称为“长江河鱼”。
长江河鱼肉嫩、刺软、鲜香可口,又享有“贡鱼”的盛名。
乾隆微服私访三下江南时,地方官从一位姓朱的农民家里得到长江河鱼,进贡给乾隆皇帝。
皇帝食后,感到鲜香可口,余味尤佳,喜开圣颜,倍加赞赏,谕为珍品。
从此,长江河鱼即被列为“贡鱼”。
乾隆皇帝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长江河渔业资源,下了一道“只准网打钩钓,不准锤击药闹”的圣旨。
金寨花鲢鱼是安徽六安金寨县的特产。花鲢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外形似鲢。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
金寨县天堂寨泡菜以“薇菜”、“珍珠菜”、“将军菜”、野藕、野竹笋等30多种野菜和红绣球辣椒等高山蔬菜、天堂寨百尺岩泉水为主要原料,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生产,不加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微甜略辣,口感香脆。好看好吃,令人回味悠长。
金寨特产区
小吊酒又称小窑酒,秋收后大别山区居民习惯用大米或稻谷土法酿酒,自饮和待客。此酒口感不甚浓烈,但有后劲。
六安瓜片茶已有悠久历史。据《六安州志》记载;“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说明六安瓜片早在明代已很出名了。
六安瓜片茶的采制与一般烘青绿茶有所不同。采摘期一般在“谷雨”前后。采摘时须待顶芽展开,嫩叶生长成熟,这样可使茶中有益成成份含量提高。六安瓜片茶的加工技艺精细。采摘回的茶叶要经“扳片”,然后分别炒制,以使产品叶质均一,烘焙均匀。杀青要经过“头锅”、“二锅”两次完成。但不经“揉捻”。烘制、挑后即可趁热密封包装。这种茶的顶芽制品叫“银针”;第一叶制品称“瓜片”;第二、三叶制品称“梅片”;嫩、茎制品叫“针把”,是副品茶。
六安瓜片是一种片状烘青绿茶,因产地不同,各有特色。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壮,叶缘微翘,叶质柔软,大小匀整。色泽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
金寨县野生猕猴桃果实不是很大,而且大小不均匀,味道清香鲜美,甜酸宜人,耐贮藏。
金寨县山核桃又称大别山山核桃。是大别山长期地质、气候演变而产生的变异种,是一个新的山核桃品种,具有果大、壳薄、出仁、出油率高等特点。与我国现有的其他五个山核桃种相比,含有更多的钾、钠、镁等物质,其营养更为丰富。
金寨红茶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的特产。金寨红茶外形紧细乌润,汤色铜红明亮,香气火香带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金寨是极品名茶之乡,宜茶环境得天独厚。金寨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说;《文献通考》记载,公元年(宋太祖乾德三年)金寨县境内就设有官办茶站;明代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金寨红”茶性温和,外形紧细圆直、色泽乌润,甜香高鲜、火香浓郁,甘润生津;长期饮用可壮骨固齿、减肥健美、强心防病、抗辐防癌,健康身心。
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属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年降雨量-mm,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适宜板栗生长。金寨板栗栽培可追溯到清代同治年间,据《霍邱县志》记载,现梅山镇船冲、徐冲,白塔畈龚店的许多村庄都盛产板栗,这些地方今仍有成片分布的老栗园。梅山镇的龙湾村、龙井村的房屋前后和堤坝滩地百年以上的栗树有多株;其中龙湾村塘湾居民组一片河滩地上生长着一株树龄高达多年的紫油栗,树高1.7米,腰围6.3米,占地近一亩,年产板栗公斤左右,人称“板栗王”。